加拿大公寓与中国公寓的异同

总有人说独立屋是居住的“终极梦想”,但不可否认的是放眼全球,住公寓的人数远远多于住独立屋的人数,在一些地狭人稠寸土寸金的地方,独立屋更是堪称天价,有时奋斗一辈子都不能企及。 尽管温哥华、多伦多这些城市的房价没有香港、深圳那么夸张,但一套独立屋动辄200、300万的价格,还是会劝退不少华人移民。那么,住公寓有何不可? 问题来了:加拿大的公寓,和中国的公寓有什么区别?新移民会脱口而出:加拿大的公寓一般是单独一栋或者零星几栋,不像中国的公寓是小区概念,动辄几十栋。除此以外还有区别?没错,至少还有十大区别,来科普一下很有必要~区别一:产权年限 非常直接的区别,国内一般是70年使用权限,土地不是自己的;加拿大的公寓尽管不存在土地,但住宅单位属于私人所有,没有时间限制。区别二:计价方式中国的公寓销售价格是按照每平方米多少人民币,而且会有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这个说法,付建筑面积的钱,但实际的面积不会有这么大。 在加拿大,则是看尺价,1000平方英尺等于92平方米。比如温哥华市中心的新公寓尺价在1800左右,相当于1000平方尺的价格是180万加币,相当于92平米的公寓卖900多万人民币。区别三:配套设施丰富程度 中国的公寓小区,除非是很豪华的精品小区,才会有丰富的配套设施,比如娱乐室、乒乓球室等等,老的小区几乎都没有任何配套设施,想要休闲体验只能去附近的公园操场或者会所。 加拿大的公寓,无论新老,几乎都有配备自己的公共设施,部分公寓还有游泳池温泉池、户外烧烤区域等等。健身房瑜伽馆也是标配,住户可以免费享用,足不出户的生活更加便捷。区别四:毛坯房和精装修这个区别很大,中国的绝大多数公寓买来都是毛坯房,不会带任何电器、也不会有任何装潢,完全是自己打造。 加拿大的公寓则基本都是“精装修”:可以购买家具直接入住,不仅装潢完毕,厨房卫生间的洁具、厨具都一应俱全,新公寓的内装档次已经是酒店式公寓级别,档次会比近似价位的独立屋更高。区别五:小区和非小区前文中提到过,尽管加拿大的部分公寓也有24小时安保系统、有大堂管理员,但因为地广人稀的原因,公寓很难形成小区,不存在小区大门、不存在铁栏杆,基本是敞开式的,只是进门需要钥匙。 中国的公寓则基本是小区形式:封闭式、有门卫、大型小区甚至有上百栋公寓,像是一座小城市。区别六:在城市中的位置加拿大各大城市的公寓基本都处在市中心区域、市中心周边,基本不存在在很偏远没有公交地铁到达的地方建造高层公寓。公共交通相对不好的地方,是以独立屋为主。 在中国,因为绝大部分的房子都是公寓,所以不可能全让公寓集中在城市中心,而是分布在各个位置。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偏远公寓周边的设施已经逐渐完善。区别七:楼层高度 诚然,在中国很多城市也出现过超高层公寓,但一般大城市最高的摩天大楼都是写字楼,而非公寓;在加拿大则相反,温哥华十大高楼一大半都是公寓楼,多伦多亦然,摩天公寓鳞次栉比。区别八:户型大小这个区别也非常直观,国内小区会有大量的3卧室、4卧室甚至5卧室公寓户型,但在加拿大,公寓绝大部分只有1、2卧室户型,面积在100平米以内。 因为加拿大的三类房型定位明确,公寓一般是适合小家庭,如果家庭人数多,可以考虑更大的城市屋(联排别墅)或者独立屋。想找200平米的公寓?屈指可数,除非是顶层Penthouse。区别九:车位和储物间 中国公寓基本上需要额外买车位,而且公寓楼里基本上没有储物间;但加拿大的公寓绝大部分都会送车位,大户型甚至会送2个车位,还提供1个访客车位。储物间?基本也是标配。区别十:居住要求 加拿大的公寓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有的不让出租、有的不让养宠物、有的还需要看业主年龄。但中国的公寓普遍不存在居住要求,出租养宠这类完全可以自己决定。                                                                    

疫情2.0时代,看看公寓未来将会有什么改变?(转载)

  据地产行业专家认为,疫情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寓住户在阳台锻炼身体,在专用的Zoom房间参加视频会议,或者和邻居一起使用公共办公空间。 B+H建筑师事务所负责人Adele Rankin认为,更大的户外活动空间,更适合在家办公的环境,无触碰技术和电梯数量的增加,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公寓的新卖点。Rankin说:“疫情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家有多重要,但现在还有许多人无力负担多伦多或者温哥华的独立屋,没有独立的办公房间,特别是当夫妻两人都在家办公时。” 现在,人们需要更多的户外空间,享受新鲜空气,并通过独立的办公空间来提高工作效率,这股趋势,使得公寓的便利性和功能性需要进行转变。虽然公寓住户一向对户外活动空间有需求,但疫情增加了户外空间的重要程度。 有从业者表示:“人们需要更大的阳台,即便只是用来摆放自行车的地方。而在疫情之前,人们对于阳台并不是非常看重,现在,人们都在问阳台有多大,是否可以作为户外休息区甚至是用餐空间。“ 除了阳台,公寓住户还想要迷你的遛狗公园和户外休息区、烧烤区。现在人们想把之前只能在家里做的事,也搬到室外进行。而这股趋势其实从疫情前就开始了,由于公寓价格在过去10年不断飙升,价格更高的同时,配套设施也在变得更好,比如现在一些开发商已经提供高标准的健身房或派对室了。还有一些新楼盘,甚至有自己的攀岩练习场,宠物洗澡区和羽毛球场。疫情之后,公寓开发商也需要针对住户的需求,对公寓设施进行改进。比如,多伦多的一些楼盘有自己的户外公园和露天电影放映区,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 另外,办公也是后疫情时代的刚需了,一些新的楼盘项目会设置一个公共办公室,配备打印机和小的Zoom房间,提供给家里没有独立办公空间的住户使用,而在这里,你还可以隔绝家里甚至窗外的噪音,更专心的工作。 除了公寓内对办公设施,Rankin还强调了工作之余的休息空间:“我们发现试图为所有需求提供一个大的通用空间,其实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不会充分得到利用,所以,我们开始研究人们真正需要什么。我发现,人们更在意独立的空间,让人们在更大的建筑中,仍能保留一些独立的空间。 疫情时另一个让人叫苦不迭的公寓设施,就是电梯。由于电梯数量不足,限制了人们的流动性,在防疫要求下,电梯承载能力降低,等待时间变长。曾有住在25楼的居民,等了半个小时才等到了下楼的电梯。未来,电梯数量的增加也迫在眉睫。 最后,新的公寓将会尽可能的减少住户接触公共空间表面的机会,越来越多的无触碰设施将融入建筑,比如面部识别,手机遥控等方式。这既卫生,又方便。 Mavis你的诚信|专业|用心|全职地产advisor, 大多地区房产买|卖|租|楼花, 安家|投资一站式服务(647) 718-8556mavisyurealtor@gmail.com

有房的业主也不容易 要拿超过收入的一半来养房(转载)

我们大家都知道,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不惧疫情异常红火,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买房热”已经将加拿大人的房屋负担能力推向了31年来最糟糕的水平。 据加拿大金融邮报(Financial Post)报道,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刚刚发布的房屋负担能力报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家庭房屋负担能力指数上升了0.9个百分点,达到52%,标志着连续第三个季度的增长。 这意味着加拿大的普通买家现在必须花费其收入的52%来支付买房及养房的费用——这是自从1990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RBC) 按照相关定义,房屋负担能力指数是指业主购房和养房的支出占税前家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包括了按揭付款、水电费和物业税等。 不言而喻,房子越昂贵的地方,业主养房的成本也越高。因此在加拿大两个最昂贵的市场,也是业主最负担不起的市场:其中温哥华的这一比例高达74.9%,多伦多也有67.7%。 换句话说,这两个城市的业主花了收入的一多半来养房。 RBC的报告指出,即使在一些更小些的城市或市场,在疫情期间的负担能力也变差。如果与去年第一季度比较,今年第一季度不少城市的房屋负担能力指数升高,包括安省的温莎,上升了3.6%,汉密尔顿3.2%,安省伦敦2.8%,尼亚加拉2.7%… 负担能力略微改善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草原省,包括萨斯克通,卡尔加里,爱德蒙顿和温尼伯等: (RBC) 当然,除了其它因素之外,加拿大家庭负担能力变差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几乎全国范围的房价上升。 RBC的报告指出,各地房价不断上涨,几乎抵消了2020年春季联邦政府通过各种紧急补助计划提高家庭收入的努力,导致很多地方的指数不降反升。 从下图可以看出,房价对每季度房屋负担能力指数变化的贡献节节升高: (RBC) RBC的报告称,尽管房屋销售已从“不可持续的强劲水平”开始放缓,但仍不足以很快重新平衡许多市场,因为加拿大许多地方的房屋供应仍然紧张。 比如大多伦多地区地产局(TRREB)月报就显示,5月份的销售比4月和3月均有下降,其中3月份创了单月销售的历史纪录,但是GTA地区的房价仍然继续上升,各类房屋均价超过110万,也创下单月纪录。 全国市场的销售情况有些类似,加拿大地产经纪协会(CREA)的报告称,全国5月房屋交易活动没有持续前两个月的势头,销量下滑到50,000多套。而4月全国房屋销售量达到74,049套,3月份更高达76,259套,创下历史纪录。 房价方面,5月份全国平均房价也比4月和3月下降,但是如果用更为准确的基准房价指数(HPI)来衡量,那么5月的HPI同比增长了24.4%,环比则上涨了1%。 (CREA) CREA表示,全国实际的平均售价指标会产生误导,可能会因多伦多和温哥华等市场中昂贵房屋的销售而产生偏差。这就是为什么该机构用了称为基准房价指数的指标,即HPI,因为该指数根据售出物业的数量以及类型对价格进行了调整。 RBC的高级经济学家霍格(Robert Hogue)在报告中表示,“我们预计房屋价格将在短期内继续上涨,从而进一步削弱业主的房屋负担能力。” 报告认为,加拿大很少有市场能摆脱这个困境,预计BC省、安大略和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的负担能力下降幅度最大。 霍格总结说,“加拿大的房地产价值上升得非常迅速,并将继续推高未来一段时间业主的养房成本。”

房产开发商宣布破产失踪,100家庭崩溃(转载)

上周,蒙特利尔北岸Laval市100多个家庭在得知房地产开发商破产并失踪后,他们崩溃了,现在这名开发商是警方调查的对象。 32岁的Jenna Quach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因为我两个月大的女儿和我的丈夫,我不知道我是否还会在这里。” 这家宣布破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名为Bel-Habitat,其负责人是房产商Luc Perrier。 在过去几天里,Quach成为这100多个受害家庭的的代言人。 据悉,房产开发商Luc Perrier从来自Laval、Blainville和Saint-Eustache的至少106个家庭收取了超过$1700万元的首付。 Quach说,“我们上周都收到了他的信,信中说他的企业破产了。一天之内,我们计划了多年的梦寐以求的房子消失了。我们也失去了所有的积蓄。我从18岁起就开始为买房存钱。“ 据称,房产商Luc Perrier利用一项策略,鼓励购房者支付更高的首付。一些客户甚至已经预付了$75万。 Quach说,例如,他要求支付20%的买房押金,以便在最终支付的价格上获得$2万元的折扣。押金越大,折扣就越大。现在他把所有人的钱都兑现了,我们没有他的消息。“ 问题是,根据住房建设担保组织(GCR)的数据,106个家庭中没有一个能保证拿回他们的钱。 GCR的François-William Simard指出,“GCR为一套房子担保最多高达5万元的首付,所以永远不要给房产开发商更多的钱。在过去几天里,我们已经收到了近70起关于Bel-Habitat公司的投诉。这周很多人打电话的时候都哭了。这太可怕了。“ 他说,这可能是他们的组织自2015年成立以来处理的最大案件。 此外,GCR证实,已于上周四在Laval警察局对这家房产开发商提出了控诉。 Henri Tang也是受害者之一。他说,“我的生活计划现在被打破了。和许多人一样,我想搬进这所房子,和我的伴侣一起组建一个家庭。为此我甚至卖掉了第一套房子。” Henri Tang 请求政府来为像他这样的数百户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他们正在经历一场磨难,发现自己流落街头。

卖房人须知,增加 Curb Appeal 的十个简易方法(转载)

卖房人须知!在当前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什么样的房子最好卖?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准备最充分,从功能到形象都接近完美,买房人可以立刻入住,买后无需进行改造,无需追加金钱投入的房子,最为抢手! 卖房人须知,Curb Appeal 上街沿吸引力很重要!  什么是Curb Appeal,打开谷歌翻译,赫然跳出的翻译竟然是 “ 遏制上诉 ”,让人惊悚。 在房地产中, Curb Appeal 指的是街边的小景观,上海话把路边的小人行道称为“”上街沿“”,所以我觉得 Curb Appeal 翻译成 “上街沿吸引力” 最恰当不过。想象一下放学的孩童,欢快地停驻在上街沿,蹦蹦跳跳地走进家的门廊,成为这些风景的一部分。 Curb Appeal 上街沿是人们看房的第一印象 上街沿是人们看房的第一印象,很多屋主卖房时会请人做软装,却忽略了门外前院上街沿的吸引力,忘记了第一印象给买家的神奇影响力。春夏季节,又到了看房的旺季,在此特别告诉准备卖房的朋友,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提升上街沿吸引力, 做到 Curb Appeal: 增加 Curb Appeal 的十个简易方法,卖房人请看:  1, 放一些花坛!如果房屋的前部看起来更像是一片荒芜的荒地,而不是茂密的丛林,那么增加一些绿化将有助于房屋的流行并看起来更诱人。 买一些大花坛,用高高的常绿灌木丛装满,例如黄杨木,杜松或希克斯紫杉。  2, 重新修正人行道。 如果通往您家的主要人行道是一堆无聊的混凝土板,或者破裂,开裂或其他破损外观,您可以花很少的钱轻松地创建一个新的人行道。  3, 季节性地装饰!无论一年中的任何时间,尤其是在假期前后,都可以在门上添加一个精心挑选的花环,让您的居留感更加温馨。 葡萄花圈是秋天的好选择,当然,用松树枝制成的花圈会在冬季大受欢迎。 在春季和夏季,购买一些新鲜的绿色食品,例如桉树,橄榄树枝和薰衣草。 4, 让门廊显得更加宽敞!门廊的一些简单结构可以增加宜居的户外空间,并在步行到房子时给准买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与其他新建筑或新屋顶等大型建筑相比,增加门廊规模并不重要,而且如果您有预算,则可以大大遏制住人们的吸引力。 5, 窗前的花篮!制作(或购买)一些窗户框扔在窗户下面是一个快速简便的周末项目,它将使房屋前部变得非常夺人眼球。 种植一些五颜六色的,季节性的花和其他植物,它的魅力会在一夜之间爆发。  6, 百叶窗奇效!放一些百叶窗可以使房屋的前部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并显著增加其系盈利。 不要害怕为它们涂上凉爽,对比鲜明的颜色,它们会让您的房屋在潜在买家中脱颖而出。  7, 借助美观的LED选件(其依靠太阳能),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轻松地为房屋外部增加照明,因此您无需花费时间或金钱来挖沟和连接电线。 在门廊的顶部寻找串灯,可以用来突出人行道和自然区域的路灯,甚至是一两个安全灯,可以使买家感到安全。  8,清晰排水沟!破损和堵塞的排水沟不会给任何潜在的购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请给他们进行彻底的清洁并用力洗净室外,避免多年积聚的污垢和碎屑。 如果他们看上去悲伤又下垂,可以考虑完全替换。  9,修理停车道!当潜在的买家在单调,开裂,杂草丛生的车道上停到您的房屋时,他们又多了一件担心的事。 […]

北美木结构房屋能坚固安全吗?

在中国我们见到的房屋不是砖木结构,便是钢筋水泥混凝土。 但是来到加拿大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独立屋,半独立屋,镇屋等低矮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木质结构。有朋友经常感叹,加拿大盖房子感觉好像是在搭建积木。 但是漫游北美,无论城间、郊外,形形色色的的House,外型各异,风格多样,外部用料也是五花八门,砖的、有的,也有板材、灰泥等等。但千变万花,内部均为木质结构。 “木结构?”这概念似乎与想象中现代建筑有些遥远,“能坚固吗?”,“如何防水呢?”等等,每每都有朋友心生疑问。在此对房屋整体做个大概介绍,希望对初次接触者能有所帮助。房屋结构比较复杂,简单化描述可以分为4个体系: 基本构架 保温防水体系(Insulation) 装饰体系(Finishes and Features) 水暖电体系 一、基本结构又大致分为三部分,基础、主体、屋顶。 1、基础(Foundation) 由脚底(Footing)和基础墙(Foundation Wall)组成,很显然脚底承载房屋所有的重量至土壤,而基础墙除了承载上部结构的重至脚底,还要抵抗外侧土壤的压力及冻土膨胀的力量。因此基础的材料必须是坚固的。早期有用石头、砖、混凝土块、陶甚至木头,70年代后,基本都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了。 2、主体由框架体系及楼板组成。传统的框架体系由balloon式和Platform两种,看着复杂,说白了,前者是两层一起建,后者是一层一层建。现在基本都采用后者了。早期典型的立柱为24英寸,间距为16英寸;现在大都采用26英寸,提供更大的空间以放置的更多的保温材料而使房屋更加节能。 3、屋顶本是挡风避雨的东东,现在又增加了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功能,木结构刚好有易于造型的特点。屋顶的成型主要由椽子,衍架(Trusses)或托梁及盖板构成。衍架能在工厂批量生产,再运至工地,大大缩短现场工期,因此被大建筑商广泛产用。 二、保温防水 简而言之,从基础到屋顶,防水保温就像内棉衣外雨衣,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全身,应该是风雨不进了。保温层地面以下不做是为了达到地库冬暖夏凉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早年建的房屋保温材料的使用是不合现代规范的。如石棉及UFFI (Urea Formaldehyde Foam Insulation)。70年代以前,石棉被广泛应用。但如今,石棉已经被明确列入为致癌物。当然只有石棉材料发生破损,空气才会被污染。因此,当那些使用了含石棉建筑材料的旧式房屋装修时,需有专业人士处理掉石棉。UFFI主要使用于70年代下半期,安省为了节省能源,曾鼓励使用UFFI注射进墙体作外墙绝缘隔热材料。 所幸当时并不普及,全国大约只有十万户采用,但后来又发现UFFI会释放出甲醛,于是政府替住户拆除。实际上甲醛挥发很快,也从来没有实际案例证明含有UFFI的房子甲醛气体超过标准。即便如此,UFFI还是作为一个卖主需要告知买家的要求,也许除了一手业主,一般业主实在是不知道,或者这样轻微的问题几十年过去早就忽略了,因此几乎100%的老房业主都会回答不知道,让写在合同里的条款十分的尴尬。 三、装饰 1、外墙砖是最普通的,也有石材、仿石材等。尽管外观是实实在在的砖,但并非承重,只起到装饰、保护主体和挡风雨的作用。砖墙离内部的主体结构和防水层还有1寸的空间,均匀分布的固定件将砖和墙体立柱牵拉固定。要注意的是,砖墙并非严丝合缝,雨水在风力作用下会渗透进墙内,因此在砖墙的根部留有不少小孔,是用来排水的,在Caulking时千万别将小孔堵住。 Siding(木质、金属、塑料条形板材)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安装在防水层外,作用和砖墙一样。Siding的颜色可选,一般为白色,匀称优雅横向线条十分美观,备受某些族裔的喜欢。 2、屋顶的材料有很多,柏油砖石最常用的,份量不同,寿命也不同,最典型的是210磅的,使用寿命为12-15年,较好的320磅的寿命可超过25年。 3、门窗看得见摸得着,没什么特别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北美冬季寒冷漫长,随着能源价格的日益上涨,高保温性门窗成为人们日益的最求,政府也出资鼓励更新换代。门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采光、节能、美观;早期的窗子密封性能较差,现正大规模陆续更新,新型的窗子基本都采用塑料的,多层玻璃,内充氩气,性能大大提高,因此,现在的窗户可以开得很大而不影响保温。窗户的性能要看几方面的指标,按CSA标准,有气密、水密、抗风三个重要指标;另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ER是指吸收太阳热量与流失能量差异指标。 玻璃的重要指标为低发散率(LowE),低发散率玻璃有一薄金属涂层,在冬季时可使阳光照入吸收能量,同时可延缓内部热量的向外散发;在夏季,阳光仍然可以照入,但其表面可吸收大量长波辐射,新的涂层还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短波及长波(红外线)以及紫外线。 四、水暖电 水:每家住户均有一进水总阀、独立水表,户内给水冷暖管道均为铜管,排水管道一般为PVC。 注意:通往户外的管道在冬季来临前要过冬处理,否则有可能会导致管道涨裂。 电:根据房屋大小配电容量,一般60-200安培,早期的电供暖的房子配电较大;现在的配电盘都为空气开关,无保险丝,早期的大量房子采用保险丝,很多仍未更新,但不影响安全。现在的电线均为铜线,早期大量采用铝铜混用,现在的电线和插座都是铜的了,铜铝接合在一起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引起腐蚀,从而影响导电性,在装修时要由专业电工操作。注意:Knob-and-Tube Wiring, 50年以前的房子有很多的电线排布是采用电线绕在陶瓷柱上绑紧拉直,穿越木头时通过陶瓷管道,很显然,安全性很低,容易引起火灾,因此保险公司很难接受,或者保费会很高。 暖: 取暖方式5化八门,有最传统的壁炉、辐射取暖(暖气片,媒介有直接式和水)、风暖;能源有电、油、天然气。现在基本都采用燃气送风,结合冷气机形成中央空调系统,特点是起效快,空气流通并能保持湿度;在70年代前还有很多采用电暖片,优点是运行安静、可分开控制,缺点是起效慢,空气不能流通、干燥。 注意:燃油的暖炉在60年代前的房子还大量存在,没什么优点,气味重、环境污染严重,建议更换。如果要更换,油箱的处理时关键点,如果油箱在地面上,比较简单,直接移开就可以了;如果在地下,移走时要做土壤检测,费用不小,移走的费用很大。因此在买这类房产时一定要注意,要咨询费用纳入预算,因为如果不处理这个问题,保险公司十有八九是拒保的。当然,有些房屋虽然更改了体统,地下的油箱却并未处理,千万要小心!有的会留下喉管等蛛丝马迹,有的更本看不出来,政府并不知情,但早晚是个隐患。 热水锅炉基本都是租的,有燃气,有用电。有问题打电话就是,包修包换,很省事。 总结木结构房屋有以下特点: 施工简便,人工成本低;易于造型,风格多样;材质自然,绿色节能

地下室!可能隐藏这7种危害健康的隐患!

地下室是我们经常忽略掉的空间。在地下室中有炉子、洗衣房,装修材料以及工具等。如今,随着居住成本的提高,许多业主选择将地下室的一部分装修成生活区。 虽然这是一个获得更多居住空间的好方法,但如果没有首先解决地下室的一些问题,那么对于居住者来说可能会面临一些健康问题。所以今天小编就跟您讲讲地下室有哪些东西会危害到健康! 霉菌 大多数的地下室都会比楼上的房间要潮湿,这正是霉菌滋生的环境。任何一种霉菌,不仅仅是致命的黑霉,都能导致人或动物出现呼吸道方面的问题。如果吸入霉菌可能会导致,如:流鼻涕、打喷嚏、咳嗽、流泪或皮肤干燥发痒等症状。过敏人群可能会有更多的症状出现,如:呼吸困难或者是胸闷等。为了降低发霉的风险,可以使用除湿机或密封地基的裂缝。另外可以用瓷砖或者复合地板代替地下室已有的地毯。 烘干机 并不是每个地下室的洗衣房都有管道让烘干机里的热气和水分排放到室外。有些屋主选择在烘干机上安装一种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吸附住棉絮,然后将烘干机里的热空气循环到整个地下室中,而不是用烘干机的排气管将其热气和水分排出到室外。 但是,要知道,烘干机排放出来的废气中还会含有洗衣液中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被释放到整个地下室中,甚至是整个家中。这样同样会引起呼吸方面的问题。所以,最好安装烘干机的排风管,把烘干机中的废气排到室外。 下水道气体 下水道的气体不仅含有甲烷、剧毒氨和硫化氢,而且还含有溶剂和其他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会通过地下室下水道的地漏挥发进屋内。当用来阻挡这些有害气体的管道疏水阀中的水干涸时,下水道的气体就会挥发进地下室。 为了防止这些有害气体的挥发而造成健康问题,应定期用水冲洗地下室的地漏,让管道疏水阀中一直保持有水的状态。 一氧化碳 暖气炉被认为是地下室的固定设备,但如果没有适当的维护和保养,它们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如果泄露严重会造成健康问题还会引起火灾甚至致命!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不容易被人发现。所以如果您家有暖气炉在地下室的话,请每年检查一次,并在地下室和楼上的房间里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 易挥发物 地下室是存放剩下的油漆和粘合剂等物品的好地方。然而,像油漆桶这种灌装容器,一旦打开后就很难完全的密封。 从而导致灌内的易挥发物质挥发,从而引发过敏或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甚至会引发一些慢性病等健康问题。所以,尽量丢弃那些已开封过的油漆桶等物品。 缺乏通风 如果当您进入地下室时有股难闻的气味,那很可能是通风不良的结果。虽然低于地面的闷热空气不会影响住在楼上的人,但对于住在地下室卧室或休息室的人来说,它会引发哮喘的发作或其他的呼吸问题。 如果您打算把地下室用作起居空间,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把它和您家的中央暖通空调系统连接起来,并经常打开地下室的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即使是在冬天。 氡气 氡气是由铀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的,它存在于土壤、岩石甚至是您呼吸的空气中。少量的氡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如果它集中在像地下室这样的封闭环境中,情况就不同了。 有时氡会从地下室地基的裂缝挥发进来,随后可能被困在通风不良的地下室中,这可能会威胁到居住在地下室的人的健康,并可能增加他们患肺癌的风险。 通过安装几个氡探测器来跟踪您房子的氡值。如果探测器检测到高水平的氡,环境保护局建议您请一位氡修复专家对您的家进行处理。

房地产投资中的政治和经济学(转载)

房地产每十年经历一次波动;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这是我们上一篇文章总结过的房地产周期规律。房地产周期从18年缩短到10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儿,周期缩短的原因就是政府那只闲不住的手一直在干预。无论政府怎么想,市场有其固有的规律,而市场就是人的行为的总和,一套房子的价格是买卖双方之间协议达成的,不是政府规定的。包括多伦多,全世界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房价,都是政府一厢情愿的干预与市场经济共同作用的最终反应。这里面涉及政治和经济,但并不是政治经济学。地产投资者务必要看清楚如下几件事,否则脑子就乱了。 首先说说政治对房价的影响,以及地产投资者应该如何顺应政治风向,并从中获利。中国从1998年房改以来经历的20年,浓缩了全世界房地产市场上千年来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中国房地产第一次以“稳定房价”为目标的宏观调控发生在2005年,以行政命令限购;到了2006年开始釜底抽薪,减少供地,不给开发商贷款,不批准地产公司上市,大力兴建经济适用房。大家可以自己查到当时的人民大救星是谁。这些措施让城市里无房的人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中央终于出手了,穷人也能买得起房了。类似的打压一轮接一轮,大致有7-8轮。市场不仅不给面子,还打了政府的脸:被压抑了的需求,遇到稀缺的供应,如干柴烈火般点燃了房价,加上开发商融资成本倍增,房价更是火上浇油,至于经济适用房吗,就更有意思了,中央没有给1000万套经济适用房拨款,硬要地方政府去建,地方政府要求建筑商每建7套商品房必须建3套经济适用房,并把经济适用房白送给政府,于是那7套商品房的价格就含了3套免费房的成本。14年过去了,傻子也能看出来这些政策没有一条是降房价的,否则北京上海的房价怎么能涨14倍呢。政治show就是领袖展示亲政爱民,亮出肌肉让一起反动派闻风丧胆,至于经济后果,呵呵。对于地产投资者来说,政策一变,就要判断房价是要涨还是要跌,并决定是买进还是卖出。上述宏观政策出台之后,有经济学常识的人看到了房价要暴涨的信号,克服一切困难,该离婚离婚,穷尽一切手段要买房啊。而没有经济学常识的人在等房价下跌,通过新闻联播了解房地产,上BBS发言痛骂开发商黑心,炒房客早死早超生…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看清楚,不要管谁当政,管他是民选的,还是集权的,人民大救星出昏招的时候,就是在制造市场BUG,讨好无知选民,麻痹弱势群体,最终为心明眼亮的投资者创造机会。看看2017年4月安省的公平买房法案/Fair Housing Plan,政策一出,BBS上的键盘侠一片欢腾,无产阶级要当家作主了一样自豪,2年过去了,眼睁睁看着多伦多最低端的公寓房产又上涨了10%+,无产依然是无产。言辞凿凿要打压房价的自由党呢?在2018年的选举中连遮羞布都输掉了。 即使是半市场经济,也要遵循市场规律,而市场就是人的行为总和。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一出,经过市场,即人的行为,过滤一下,后果就应该是确定的。因此,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始终只有一个,即,不是研究政策如何事与愿符,而是研究政策是如何事与愿违的。所谓的经济学头脑,就是指“二阶经济学思维模式”,即,评估后果的后果。举个例子,大家立刻能明白啊:政府宣布提高工人的最低工资,从每小时12元涨到每小时15元,有选票的穷人一片欢腾;而用二阶经济学思维考虑一下后果的后果就知道,这是骗选民的政策。工资从12元涨到15元,其后果的后果就是:雇主会减少雇员,让失业增加,一些能力只有每小时12元的人从此再也找不到工作,社会治安情况立即恶化,政府把职业阶梯的第一阶提高了,让低技能,低学历的人从此放弃了爬梯子的念想,一心一意地去过打砸抢偷的人生了。政府限制租金涨幅是又一明证,租金越限制越涨,越涨越快,房东与租客矛盾日益加深,法律纠纷不断。曼昆在他的编写的经济学教材中特意举了两个例子说明政府的政策是如何事与愿违的,一个是提高最低工资,一个是租控,而前安省自由党政府恰恰犯了这两个在教材中可以找到的经典错误,这真的是巧合吗?绝对不是。政客就是要表演给不懂经济学选民看,同时假装看不见懂经济学的人的反对。所有有悖经济学常理的政治决策,都是打着以顺应民意的旗号,欺骗无知小白的把戏。因此,多伦多的房地产投资者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学习,牢记经济学各项基本原理,以免被政治花招蒙骗。 下面列出的经济学常识对于多伦多的房地产投资者至关重要,请牢记: 债务过重会影响经济发展吗?NO。加拿大债务的质量非常高,房贷债务平均额为21万,绝对值很低;房贷债务迟付比例为千分之2.4,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加拿大的次贷都是借给新移民的,首付在35%以上。 多伦多的房价过高/over value吗?看怎么算了。多伦多房价是平均年收入的11倍左右,纽约是13倍,东京是21倍,伦敦是28倍,上海是33倍,深圳是44倍。如果和其他国际一线城市比,多伦多房价不算过高;如果和加拿大的其他城市比,房价是过高,而且要永远地过高下去了。城市化率超过70%的国家里,人口流动就只剩一个方向了:大城市的超大城市圈儿化。多伦多和上海的面积差不多,上海人口3000万是多伦多的6倍。人口密度低,不可能出现房价过高。 多伦多的房产有泡沫吗?泡沫的算法就是房价比租金,数越大泡沫越大。多伦多的独立屋有泡沫,而公寓楼没有。公寓的租金与公寓的房价同时上涨,月亮走我也走,是所有泡沫中最硬的泡沫,蔑视一切调控和打压。有人觉得自己的命硬,比公寓泡沫还硬,就继续等泡沫破裂吧。 加拿大有没有次贷?没有。加拿大不看本地收入的贷款基本上只照顾新移民,类似美国的次贷情况不会发生在加拿大。银行是经济实体,需要为自己的安危和利润考虑,不会乱来。美国和中国都出现过政府干涉银行房贷业务的情况,而加拿大没有。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里有一条:首套自住房利率7折,第二套房贷款利率溢价40%,结果商业银行在面对没有信用记录,低收入的首贷申请人时,本来应该收取高风险的利率溢价,却被要求利率打折,买第二套房的客户全是实力和信用最好的客户,却被要求利率上浮40%,商业银行的心凌乱了,百般刁难首贷客户,找各种理由不放款啊,穷人最终还是买不起房。美国政府就更蠢了,政府要求银行不能歧视采草莓的墨西哥裔小哥,政策要向地下室酒吧里的职业舞蹈家倾斜,大家看看电影《大空头》就知道了,银行做一笔贷款就马上包装成债券卖掉,哪怕贷后洪水滔天,都与银行没关系了,反正买这种有毒债券的人啥也不懂。银行,必须保持合理的歧视,不能借钱给收入低的借款人,消除一切歧视,会天下大乱。